院系設置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學費 (元/生) | 招生 科類 |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 法學 | 030101 | 19800 | 文史類 |
行政管理 | 120402 | 19800 | 文史類 | |
社會學 | 030301 | 19800 | 文史類 | |
社會工作 | 030302 | 19800 | 文史類 | |
應用心理學 | 071102 | 19800 | 理工類 | |
財經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0204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會計學 | 120203 | 19800 | 文理兼招 | |
經濟與金融 | 020307 | 19800 | 文理兼招 | |
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 | 120103 | 19800 | 理工類 |
工商管理 | 1202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
市場營銷 | 120202 | 19800 | 文理兼招 | |
財務管理 | 120204 | 19800 | 文理兼招 | |
人力資源管理 | 120206 | 19800 | 文理兼招 | |
物流管理 | 1206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
旅業管理學院 | 旅游管理 | 1209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120903 | 19800 | 文理兼招 | |
國際酒店管理學院 | 酒店管理 | 120902 | 19800 | 文理兼招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050101 | 19800 | 文史類 |
漢語國際教育 | 050103 | 19800 | 文史類 | |
網絡與新媒體 | 050306 | 19800 | 文理兼招 | |
傳媒與文化產業學院 | 廣告學 | 050303 | 19800 | 文史類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130309 | 21800 | 藝術類 | |
動畫 | 130310 | 20800 | 藝術類 | |
國際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130502 | 28000 | 藝術類 |
環境設計 | 130503 | 28000 | 藝術類 | |
產品設計 | 130504 | 28000 | 藝術類 | |
風景園林 | 082803 | 26000 | 理工類 | |
藝術設計學院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130505 | 20800 | 藝術類 |
城鄉規劃(城市設計) | 082802 | 19800 | 理工類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050201 | 19800 | 文史類 |
俄語 | 050202 | 19800 | 文史類 | |
理工學院 | 車輛工程 | 080207 | 19800 | 理工類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080301 | 19800 | 理工類 | |
電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19800 | 理工類 | |
通信工程 | 080703 | 19800 | 理工類 | |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80901 | 19800 | 理工類 |
軟件工程 | 080902 | 19800 | 理工類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080910 | 19800 | 理工類 |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080907 | 19800 | 理工類 | |
音樂學院 | 舞蹈編導 | 130206 | 21800 | 藝術類 |
音樂表演 | 130201 | 21800 | 藝術類 | |
體育學院 |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040204 | 19800 | 體育類 |
休閑體育 | 040207 | 19800 | 體育類 | |
休閑體育(高爾夫) | 040207 | 19800 | 體育類 | |
健康產業管理學院 | 休閑體育(康體與抗衰老) | 040207 | 19800 | 體育類 |
健康服務與管理 | 120410 | 19800 | 文理兼招 | |
絲路商學院 | 工商管理(國際產能合作服務) | 1202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國際經濟與貿易(自貿區貿易管理與服務) | 020401 | 19800 | 文理兼招 | |
盛寶金融科技商學院 | 金融科技(與丹麥盛寶銀行聯合培養) | 020310 | 48000 | 文理兼招 |
重點實驗室
省級示范中心
1.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中心
三亞學院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中心于2005年創建,2009年被評為“海南省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1500平方米。由“專業基礎實驗平臺”、“專業實驗平臺”和“綜合創新實驗平臺”三個平臺組成,設有電子技術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實驗室、電工技術實驗室、物理實驗室、測量與控制實驗室、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室、虛擬儀器實驗室、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計算機工程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海洋通信實驗室、電路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室、汽車變速器實驗室、汽車檢測實驗室、汽車底盤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變速器綜合檢測實驗室等22個實驗室。為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海洋通信、車輛工程等8個本科專業(含方向)開設實驗課程近40余門,累計實驗項目數160多個。
經過幾年的建設和改革,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初步建成了一個以學科建設引領教學,以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促進教學,以實驗和實訓保證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的具有實踐教學功能、學生技能培訓功能、科學研究功能的綜合性實驗平臺;初步建構了一個“3+3”模式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即3種類型的實踐教學體系(基礎實驗+綜合訓練+創新活動)和3個層次的實驗教學內容(驗證性實驗、提高性實驗和綜合設計性實驗);初步創建了一個創新型、綜合型和開放型的學生實踐平臺。該創新實踐平臺包括三個子平臺:智能機器人綜合平臺、電子設計綜合平臺、軟件開發綜合平臺。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技能培訓、自主學習、科學研究和創新設計等活動的基地。學生通過在基地的培訓和實踐,2011年和2013年參加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榮獲了全國三等獎2項,近三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軟件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等學科競賽中均獲得了優異成績,其中榮獲全國獎36項,省級獎232項。
2.經濟管理實驗實踐教學中心
三亞學院經濟管理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始建于2005年,2009年被評為“海南省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過幾年的建設與改革,目前,經管實驗中心初步建成了一個有明確實驗實踐教學目標和較為完善的管理系統。我們根據學校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要求以及創新創業型、應用型、有效實用性人才培養定位,確立了經管類實驗教學的三大目標“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網絡技術、管理手段搭建高效、規范、先進、創新的實驗管理系統,建成了有一定規模和較高檔次的財務會計綜合實驗室,ERP綜合實驗室,旅游管理實驗室,金融與商務實驗室,創新創業綜合實驗室等五個實驗室,服務于財經、管理、旅業三個分院近20個專業和專業方向;初步構筑起了一個專業實驗與跨專業綜合實驗有機結合,軟件、硬件、相關教學條件互相匹配,課內平臺與課外平臺相互補充,融入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和文化底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頗具特色的經管類實驗實踐教學平臺;初步構建了一個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為核心,實驗、實訓、專業調研、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環節有機結合,以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教材為引導,課程知識點實驗、課程單項型實驗、課程綜合性實驗、專業綜合性實驗、跨專業綜合性實驗、創新創業實驗融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3.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簡稱計算中心)是學校共享型教學實驗中心,于2005年創建。2007年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實驗室,2009年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9年被教育部考試中心授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優秀考點”稱號。目前,計算中心已經建成較完善的實驗管理體系和較先進的實驗教學條件,在學院的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較大的作用,主要提供六大功能平臺:計算機實驗教學平臺;計算機基礎自學平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數字化校園網絡實驗教學平臺;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平臺社會服務平臺。
三亞市重點實驗室
1.海洋工程實驗室
海洋工程實驗室隸屬于三亞學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八月獲批為三亞市重點實驗室。三亞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是學院為貫徹《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學院十年卓越進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研究所基于海南省四面環海,海岸線長,海域寛廣,海洋資源豐富等地域特點和我國南海重要戰略地位,發揮三亞學院科研、學科和人才方面優勢,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開展海洋科學、海洋工程、海洋信息、海洋生態監測保護等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為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
海洋工程實驗室現有專兼職工作人員1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教師5人,研究人員都具備碩士以上學歷。研究所所長由有著“中國深潛之父”美譽的著名海洋工程專家朱繼懋教授擔任。朱教授是我國最早從事深潛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長期從事潛艇、潛水器及水下工程技術領域的研究與工程實踐。
海洋工程實驗室現設有3個研究室:海洋工程研究室、海洋通信研究室和海洋漁業研究室,正在籌建深海壓力試驗室。海洋工程研究室在承擔潛水器海試支持保障基地的基礎上,主要從事深海探測與深水養殖技術研究;海洋通信研究室主要從事海洋通信與漁業安全信息系統和智能水下機器人與水下傳感網研究;海洋漁業研究室主要從事海洋漁業資源勘查與信息管理系統和海洋能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實驗室在短短的2年建設時間里,已經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地廳級項目10余項。實驗室加強國內外合作,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 “潛水器海試支持保障基地建設”項目協議,合作開展無人遙控潛水器(ROV)與水下機器人研究;與三亞市海洋漁業局合作開展“漁民轉產專業與漁港相關產業開發” 項目研究;與三亞海事局合作開展“海上救援通信綜合服務平臺” 項目研究,科研經費超過百萬元。
2.3G移動通信創新實驗中心
3G移動通信創新實驗中心是三亞學院和海南移動通信公司合作創辦的一個實驗室,2013年7月獲批為三亞市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設是雙方根據各自優勢,投入相應資源,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把企業技術人才培養核心體系融入到學校學員培養工作中,共同建設“合作共建專業”,培養符合通信行業需求的高素質通信網絡人才。該實驗室現已經全面著手升級為4G移動通信實驗室,實驗室分為教學間和設備間,其中設備間的投資有海南移動通信公司提供,教學間投資由校方進行提供。
三亞學院移動通信實驗中心選用:現網主流設備、運營商工程測試設備,配套相關軟件平臺、教學輔助平臺、仿真平臺、測試平臺,經過系統化、網絡化集成,在學校實驗室內搭建一個功能齊全、性能先進的現代通信實驗網絡,為學生、老師提供開發實踐、科學研究的平臺。
3.無紙動畫實驗室
無紙動畫實驗室2013年7月獲批為三亞市重點實驗室。無紙動畫的全電腦制作流程,所見即所得,省去了傳統動畫中例如掃描、逐格拍攝等步驟,簡化了中期制作的工序,畫面易于修改,上色方便,這樣,可以有效地縮短動畫制作流程,提高效率。無紙動畫軟件多是矢量繪圖,他可以很靈活的輸出不同的尺寸格式,理論上可以達到無限高的質量而不失真,這是傳統動畫所無法比擬的。并且,因為無紙動畫摒棄了傳統紙張和顏料等工具,所以十分環保,工作環境也相應的要干凈整潔。該實驗室將是未來海南動畫產業和高校實驗模式和教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4.播音與主持藝術實驗室
播音與主持藝術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2013年7月獲批為三亞市重點實驗室。建設有電視演播間、多功能演播廳、配音間、非線性編輯間各1間,總建設面積600㎡。可實現電視節目制作、影視后期編輯、攝影攝像技術、照明技術等課程的實驗實訓。
同時,播音主持藝術實驗室承擔三亞學院重點學生實習實踐基地UCTV校園電視臺的運營管理,承接校內外電視節目制作、影視創作、攝影攝像、影視特效制作、影視配音、廣播節目制作等項目。現有自辦節目4檔,周制作量均2.6小時。UCTV現與省內外多家媒體搭建合作關系,中國教育電視臺已確立在我機構掛牌成立“中國教育電視臺三亞學院記者站”,為《中國教育報道》欄目提供新聞采編制作。與海南電視臺青少頻道、人民網海南頻道簽訂合作備忘,計劃于年內展開節目制作、人才交流等層面的合作。
重點學科
我校著重進行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現形成結構較為合理并具有特色的學科、專業和專業群。目前,學校共確立了通信與信息系統、車輛工程、產業經濟學、社會學、設計藝術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等10個校級重點學科,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為省級重點學科;建成以俄語(旅業商務俄語)、測控技術與儀器等2個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社會學概論、經濟學概論、旅游管理概論和傳感器原理與工程應用等4個專業為省級精品課程,組建了社會學概論教學團隊、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和經濟學教學團隊3支省級省級教學團隊。
可授予的學位
目前可授予的學位有: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理學、農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學士學位。
師資力量
學校聯結國內優質的教育資源,組成精干高效的辦學團隊及穩定的教師隊伍,學校師資由海南大學教師和向境內外公開招聘的大學優秀教師組成,同時聯合滬、穗、京等地一流的教育資源,聘請國內著名大學的專家、教授和高層管理者,組成精干高效的辦學團隊。各學院院長均在其學科上具有很高的造詣、享有盛名。
學校辦學團隊富有高等教育辦學經驗和活力,建校初期校領導班子來自江浙滬,如今已聚集了來自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及多個國家留學歸來的計千余名共同的創業者和建設者。黨委書記、院長陸丹準確理解國情,認識轉型期社會發展的走向,研究與國際先進辦學模式相通的國內高校發展規律,根據現代大學作為大型混合型組織的特點,以特色的“張力管理”思維與方法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推動校董事會確定的辦學各項目標的實現。(目前教職員工1000多人,其中副高職以上職稱占專職教師總數量的40%左右,碩士以上學歷占70%以上,且均為全聘師資。)
學生人數
學院自2004年籌建以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三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以“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為使命,不斷創新、銳意進取,保持著高速穩定的發展狀態,2008年已形成兩萬人規模。